top of page
IMG_8823.JPG

Our Work

馬映卿 x 程仁珮作品《併桌》 

「一直以來,我的飲食都是雲南菜,還有緬甸菜,這些東西所構成我飲食的習慣。我也是透過移動,就是我去到高雄去念書之後,我才感受到飲食上面跟台灣有比較大的差異,我覺得我們好像都是透過移動,發現我們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,然後再重新認識我們自己是誰。」

▶︎▶︎ ​點擊播放,聽映卿說故事

映卿程仁珮作品《併桌》
00:00 / 05:11

story

閱讀映卿的食物肖像

我是馬映卿,我的出生地是在台灣的台北,其實對緬甸的印象沒有到非常的深。

 

最後一次回去緬甸,其實是我5歲的時候的事情了,那對緬甸印象最主要就是在我爸爸的家裡,我們回去看我奶奶,那最後一次回去的時候,有一件印象,很深刻的事情是有一次停電,那整個家裡屋子都是黑的。因為太黑了,我不敢上樓,我的表哥就背著我跟妹妹爬到樓上,那整個緬甸的屋子的氣味,跟那時候踩在整個家裡面走路的腳底板,上頭黏的那些粉塵跟空氣裡面的氣味,現在回想起來都歷歷在目的。

 

對緬甸的印象,其實就是跟這些腳踏車、灰沙、塵土,還有空氣裡面漫步著豆豉、咖哩香料的這些味道全部豁在一起就是構成我對緬甸的印象。

 

後來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回到台灣家的那天,腳一踏進客廳我就跟我外公說地板好乾淨喔。然後我外公就笑了,我印象也很深刻就是聞的到空氣裏面有拖過地消毒水的味道。跟我在緬甸度過那個暑假的記憶和身體的感官是有很大的對比。

 

除此之外我對緬甸的了解其實就是建立在飲食的記憶上,我們家因為是穆斯林的家庭,所以在台灣飲食上面比較,沒有那麼方便,我媽媽以前就是會幫我們從早餐、午餐、晚餐就是都會煮好飯,然後如果在學校就會給我們送到學校來。

 

一直以來,我的飲食都是雲南菜,還有緬甸菜,這些東西所構成我飲食的習慣。我也是透過移動,就是我去到高雄去念書之後,我才感受到飲食上面跟台灣有比較大的差異,我覺得我們好像都是透過移動,發現我們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,然後再重新認識我們自己是誰。

 

像是到高雄的時候,因為和一般台灣的菜很不一樣,我吃的有點不太習慣,那我媽媽就幫我準備了很多蝦鬆的乾貨,可以配飯吃的東西讓我可以帶到高雄。在高雄的時候,我在西子灣念大學,很常背著一大堆這種蝦鬆,帶到學校裡面去吃。

 

在高雄的時候也因緣際會接觸了一些台灣的南部的食物,對我來說最熟悉、最常吃的可能就是粉漿蛋餅。因為在我們學校就有一間賣南部的粉漿蛋餅。我在早餐店吃到的時候,我就覺得我爸媽可能會蠻喜歡吃的,但因為他們平常也很少出去外食的,所以就會蠻希望可以介紹給他們吃。

 

關於緬甸的記憶,我是透過我在翻找我爸爸以前的照片,慢慢建立出一些印象。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時期,可是透過看到我爸爸以前小時候在緬甸生活的場景,就會覺得好像對這個地方有一些新的了解,也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去到那塊土地去認識他。

 

我目前的夢想跟正在做的事情,是會希望把像我這樣的第二代比較複雜的認同和或許有些人,像我一樣,可能會想要回到緬甸,然後再重新認識他,的這種心情跟感受可以把它記錄出來,書寫出來就算是我目前正在進行、未來也希望可以完成的一個計畫。

co-creator

馬映卿

出生臺灣,背景來自緬甸雲南的穆斯林家庭,從小因為信仰的關係很少吃外食,是到大學到外地讀書後,才有更多機會品嚐到台式料理。現在是在學研究生,研究主題關注在台灣緬甸二代的自我認同,希望透過書寫,重新認識自己的根源。

IMG_8064.JPG
IMG_8822.JPG

artist

程仁珮作品《併桌》

「移居者的身份認同,是否能以味覺找到一種印證呢?」

「 料理是遷徙裡面最柔和的一種滲透與彰顯。這也是為什麼我所看到的料理獨特性,是由人的經歷所生成出來的。 」

 

本次展覽中程仁珮作品《併桌》,由藝術家帶領四位有移居經驗的受訪者透過創作坊,針對各自對於緬甸料理與台灣料理,以及移居故事的回溯,以食材搭建出一個抒情關於家的想像場景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