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cover-緬甸街vol.6-final.png

​稀豆粉粑粑絲

scroll

稀豆粉的多變,也許來自於生活的不變。緬甸北方的人們在平凡的日子裡,像雲南人一樣,不斷賦予稀豆粉以新意,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尋找新的可能,帶起了多變的飲食文化。

2021  |  VOL.6

​編輯室報告

沿著豆香 尋找家鄉

 

《舌尖上的中國3》有一集曾介紹到稀豆粉粑粑絲這道料理,裡頭細緻地解說稀豆粉的製作過程,以及稀豆粉對雲南騰衝人生活的意義。其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,也覺得很貼近這期刊物我們想從稀豆粉粑粑絲出發,跟大家介紹的「緬甸北方料理」。

「稀豆粉的多變,也許來自於生活的不變。」

 

雲南地理環境由群山環繞,在緬甸北部也是一樣的。多山的環境也許交通不便,讓早期社會裡聚落之間聯繫、交流困難,但也是因為這樣造就了緬北族群的多樣,人們在平凡的日子裡,像雲南人一樣,不斷賦予稀豆粉以新意,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尋找新的可能,帶起了多變的飲食文化。

 

你也許會好奇,這本地方誌不是談緬甸菜嗎?怎麼現在談起了雲南菜?這句話說對也不對,緬甸很大、很大,至少有19個台灣這麼大。緬甸北部接壤中國雲南、泰國、寮國與印度,因為邊境貿易繁盛,以及過去因為戰爭,有大量的中國雲南裔移民落腳、逃難到緬甸。或是更早在10世紀在中國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— 「大理國」,其留下來的文化習俗,至今仍深深的影響著緬甸北方的人事時地物。

 

像是雲南菜常見的草果、花椒、芝麻、花生等調味香料,也同樣常見在緬甸北方各個少數民族的菜餚裡。還有熱愛吃辣的雲南人,就算遷居到了緬甸,舌尖上永遠少不了辣椒這一味。另外,相較於靠海的緬南地區,山產豐富的緬北有著更多樣的野菜料理,食物醃漬的方式也比緬南菜少了點油、多了點鹽。

 

其他那些更多、令人驚喜的變化,其實都是從平淡生活中長出來的樂趣。一起來嚐嚐吧!

◼︎ 本期精彩內容 ◼︎

稀豆粉解析— 沿著豆香 尋找家鄉

香料大全— 緬甸北方料理中的十位常客

美⻝圖鑑— 去到緬甸北部必吃的10道經典料理

特別專題— 華新街&忠貞市場對照記

好吃地圖— 華新街緬北料理地圖

美味食譜— 稀豆粉粑粑絲、牛趴呼

現場直擊— 解密緬北市場

◼︎ 哪裡可以買到?◼︎

::: 網路通路 :::

TAAZE讀冊生活/博客來/誠品/ 鳴個喇叭の蝦皮商場 https://shopee.tw/shop/26352179/

 

::: 實體書店(持續新增中):::

燦爛時光:東南亞主題書店 Brilliant Time bookstore|洪雅書房|Halo-Halo 南洋x餐館x雜貨|季風帶書店|三餘書店 TaKaoBooks|苑裡掀海風|好丘 信義店|

​雜誌搶先看

bottom of page